电脑城故事,我卖笔记本的日子里6
第六集:高处不胜寒!前方的路依然遥远
老蔡来了之后也不多话,坐下来就开吃;就在他大赞我做的红烧肉味美之际,我给他把酒杯满上,然后一五一十地把想法告诉了他。
看得出来他是有些吃惊的,杯子放下了,怀疑地望着我:“你知道其实这是一种对渠道部经理的挑战行为吗?你还真快呀,升到渠道没多久吧,就看着更高的位置了!”
“没有没有,我只是看着渠道有些事有改进的余地,希望能做得更好罢了!”一个回合即被老蔡看穿心事,我慌忙摆手解释,脸都红了。
“得了,你也别说了,我还不了解你么?有这种想法是好事,人要有向上走的拼搏精神嘛,对了,明天老总也会来开这个例会,你知道么?”
“老总也会来?不是吧,这不是一次一般性的例会吗?”这次轮到我惊讶了,老总平时很少参加这种周例会或月例会,他一般只每月开一次所有部门经理的会议。
“是例会没错,不过你不知道一件事,何经理要辞职了!”老蔡神神秘秘地说。
“什么?他要辞职,不可能吧,我一点风都没闻到!”,我惊到几乎跳起来,自己的部门经理要走了,我作为下属竟然一点风声都没听到,太夸张了吧,其实不止是我,连其他同事也没一个知道的,不然以我在渠道部还不错的人际关系,应该不可能一点都不知情。
“我也是昨天中午才知道的,这两天忙,没跟你说,老总告诉了我,说是因为私人原因,到底是什么原因,我也不好多问,只是觉得奇怪!”老蔡一脸无辜相。
我仍然不敢相信,再三和老蔡确认,老蔡被问得烦了:“信不信自己看着办吧,明天会上就会宣布!”。我才真的相信了,顿时陷入沉思。
原来想好的计划及明天的行事流程全部不适用了,我原本的打算,是提出一个更佳的方案与办法,引起渠道部经理以及上级部门的重视,借此在渠道部的队伍中增加我的威信,以图尽快升到客户经理的职位,那样可以得到更好的待遇与机会。在我公司的渠道队伍中,分为三个等级,一是部门经理,就是老何了,目前还没有副经理;二是客户经理,享受比一般销售员更多的底薪与更好的福利,手机费全报,不象普通销售人员只有300的报销额,而且交通费、招待费之类的报销自己签字就可以,限额也比我现在这个普通销售员高得多;三就是我现在仍处在的地位:普通销售员;底薪1800元(相比一般的门市销售员可算是高多了,毕竟是渠道,看经销商的,也算是半个精英了吧),再按销售量提成,然后是手机费可报300,出门没有特殊理由不能打的,只能坐公车,社会保险之类的福利要做满壹年才开始有,且要自己买一部份,不象部门经理与客户经理是公司全买的。
本来我刚从门市升上来的时候,对这个条件还是挺满意的,但是人这动物就是一山看着一山高,不知从何时开始,我心里已经很希望自己早日坐上客户经理这个位置。
老蔡此时已经不象原来那样处处教我怎么走,他只是给我一句话:“师傅带进门,修行靠个人!”,然后拍拍我的肩头,饶有兴趣地看着我,就不言语了。
我突然觉得有点累了,也不想再想那么多,因为下面的局势实在是我所无法预料的,看情况吧,明天再说了。
送走老蔡,我收拾了一下就睡觉,脑子里乱糟糟地,想着自己苦心思考的计划就这么泡汤,再加上面对不可预料的局势,越想越烦,干脆什么都不想,把被子一蒙,睡觉吧!明天的事,明天再说了。
第二天,会议室。
当我走进会议室的时候,大家都基本上入座了,我接个电话来晚了一点,此时已有三四杆烟枪开始工作,整个会议室烟雾弥漫,如果是女性,能坚持一分钟就真是不让须眉的巾帼英雄了。
人全部到齐,老总是到的最早的,一一打过招呼,然后很自然地让渠道部经理首先发言。
可能是因为老总在场,现场气氛比平时嘻嘻哈哈的儿戏一般的例会严肃得多,所有人都静声静气等待老何发言。老何清清嗓子,宣布会议开始,第一件事就是告诉大家,非常遗憾不能再与大家一起共事了,他工作到这个月底就会离职,回老家。原因是这样:他的父亲突然中风瘫痪,作为独子,他必须回家照顾父亲,并且接手他父亲的服装生意;在这剩下的近半个月时间里,希望能把工作顺利交接完毕,至于接手的人,由老总定夺。
这个消息不亚于一颗原子弹被引爆,瞬间就把除我在外的人炸得一个个呆若木鸡,所有人面上都显露出不可思议的模样,但是没有人说话。平时最多话的小王也只是在嘴里轻声嘀咕了一句:“不可能吧!”就不再言语了。可以看到的是,所有人眼中都流露出复杂的神色。有人惊奇,有人先惊后喜,这可能是想着自己有机会的;有人伤感,这是与老何关系不错的;我则因为早一天知情,此刻反而是波澜不惊。
老总沉着地发话了:“这是事实,我也很惋惜老何不能再在公司与大家共事,但是有些事情是人力所不能改变的,只能说是遗憾,对老何的工作我一向表示肯定,工作很努力,也很有能力;既然这件必须要发生,希望大家不要因这此而对工作造成影响,我今天参加这个会议,就是希望能把以后的事情定一下,一是要把接手人定下来,二嘛,大家也知道,非典所造成的经济冲击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过去,公司的业绩近来下滑得很严重,所以说,我们需要适当地改变一下市场策略,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最大程度上为公司与大家挽回损失。”
大家立即开始附和,我也干笑着说了两句是的是的。
老总微笑着环视一周,然后开始用试探性的目光扫向每一个人:“谁有好的建议?”
大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老何,他是经理嘛,虽说快不是了,但大家已经习惯了凡事先看看他怎么讲;同时都在心里认为他应该有一套方案出来了,可能是已经与老总谈好了的,只是在这里走走民主的形势跑跑过场,以便大家统一实施。奇怪的是老何有如失魂落魄,一个字都不吐,只是坐在那里沉默发呆。
沉默了三十秒、一分钟,老总见没人发话,微笑着点着根烟,然后平静地说:“大家不要怕建议不好,随便说,放心大胆地说,我们现在需要的就是听听大家心里的想法,集思广思嘛,老何不能再做下去了,我们也需要与老何一样能力的,能独挡一面的人才嘛!怎么,大家都没什么好的主意么?就没有人想过这些问题?”
这段话相信每个人都大致的听懂了,老总这是在“点将”啊!今天如果能表现出众,很有可能就有晋升的机会,至于为什么这么做,大家都没有时间去细想了,已经有人开始心有所动,因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动作越来越多,却都不敢第一个开口。
客户经理之一的小杨清了清嗓子,打破了会场的尴尬局面:“我来说两句吧!说说我的个人观点。”
老总赞许地点点头,示意他可以开始。
小杨在渠道部的资格是比较老的,成绩也不错,他之所以敢于开口,可能是认为自己最有可能接班,他的发言只持续了不到两分钟,对市场的分析大致认为是:非典刚刚过去,人们的消费习惯与思维还没有恢复过来,加上新品牌介入得太多,市场份额被挤得缩水了,再者经销商们也在这场风波中受到了打击,斗志大减,需要好好安抚;所以我们需要加大市场宣传力度,增加广告投入,持续地进行市场活动,多搞热卖促销,同时降低出货价,增加经销商的利润,重新激发经销商的斗志;销售员要多跑动,多蹲点,多做培训,重新把市场做开起来。
“嗯”,孙总微微地点了点头,不知道是赞同他的说法呢,还是表示听到了他的话。
渠道部总共也就七八条枪,小杨这么一发言,原来几个想说的就刹车了,有一两个自视资格较老的发表了“同意”的只字片语,就不再说话,也有一个提议开发网上直销或电话直销业务的,但是老总一问详细的内容,竟回答还没想好,原来是即兴之言,当即作罢。
“不错,很有见地”,孙总说,小杨脸上明显露出得意,“还有没有更多的想法的?”孙总把征询的目光投向我这边。
我内心正在做着激烈的斗争,头先小杨的发言,已经激发了我原本心中的一系列计划与想法,小杨所说的从分析角度来说的确有些道理,也许也是一种可行方法,但是我却有我的另一套想法,这两个月我一直在策划与思考这些事情,做过大量的市场调研与分析,并请教过很多资深同行,我的分析与小杨的是有出入的,并且有出发点的不同。之所以心理矛盾,是因为心里没底,不知道说出来能否得到认可,我有个“坏毛病”,不喜欢冒险,哪怕是一丁点,我从不买彩票与股票就是一个明证,也许我会失去很多机会,但是我也没有想过要去改变。
“小李,你也随便说说吧!”,孙总竟然直接点名了,我倒有点不知所措,环顾一下周围,有鼓励的目光,也有好奇的,还有嘲笑的;这种情况下,我不可能再沉默下去,把心一横,不管三七二十一,老子拼了!被人笑也无所谓。
“各位请稍候片刻,我拿点东西马上回来。”我起身飞快地跑出会议室,来到我的座位前,把我准备的一叠资料拿了过来。
回到会议室后,我并没有回到我的座位,而是向孙总请示,请他向旁边让一点,我要使用他身后的白板,以便大家都能看到。
孙总二话不说,坐到了我的座位上,示意我可以开始。
我拿着一支粗粗的黑水笔,在白板上写下了几个笔记本品牌的销量走势,并且把我们自己的也写上去,再在一边写下了“非典---经济冲击----收入减低-----消费能力下降”的示意图。
“刚刚杨经理的分析很有见解,其中的一些方案非常好,我表示支持;这里也有我近段时间所收集的信息与分析,仅仅代表一下我的个人看法,如果有错误的地方,请大家一起给我指出来。”,我首先保持了低调,以是我一贯的做法:通常在否定别人的意见或观点时,我会先给对方戴顶高帽,并声明并不完全反对,甚至赞同其中的一部份,再提出正确的反对意见,如此则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打消对方一开始就敌视你的可能,更容易接受你的观点;平时与经销商聊天的时候双方观点不一而引发争论之际,我用此法往往能奏奇效。
果然小杨头先的紧张神态不见了大半,本来他见我要发言眉头就有点皱了,此刻却舒缓了许多。
孙总轻轻点头,望着我,意思叫我继续。
“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个销售对比,所有人都在下降,就是说不止是我们一家进入低潮,而是整个市场,当然也有个别上升的,上升的数量很少,只是些许罢了。根据我的调查,这些上升的品牌都是在近期有更多的广告投入,以及降价幅度很大的品牌,主要集中在一些中小品牌上面。但是我个人认为,这种投入与收益相比的话,并不见得是一种好方法,首先,广告投入是一比巨额开支,在电视上几秒钟就是几万几十万,在报刊上或网站上也从来都没有五位数以下的支出,媒体的费用是非常贵的,而这些钱都必须是以赢利作为基础。有钱赚才有钱去做广告支出,否则会对整个资金运转造成恶劣后果。底子厚的还好一点,底子薄的几个月就垮掉,只要是精明的商人都不会这么做的。降价则更不用多说了,如果只是良性的市场竞争导致的还可以接受,如果是因为销量下奖而盲目降价来吸引用户,后果则只能是饮鸩止渴!我们看看,XX与XXX品牌因为出货量下降而一个劲地推出超低价位的机器,结果却并没有引起多少市场的共鸣。但是推出超低价位的机器是有代价的,第一个就是品质的降低,没有人会做赔本生意吧,还有就是利润的降低,当一个品牌只能以低价位来吸引用户的时候,也无疑是在用户心中宣告自己的品牌就是垃圾的代名词,返修率高的形象大使,得不偿失啊!”
我顿了顿,留意大家的反应,当我发现大部份是在思索,并伴有赞同的点头时,我的信心哗地一下上来了,接着就口水横飞,滔滔不绝地继续我的大论。
“非典给人造成很多错觉,其中业界最流行的一种说法就是大家不敢上街,或是没有以前那么爱出门购物了,消费不是没有需求,而是被非典打压,实际上需求还是一样的,也许直销啊或是网上购物什么的会有发展之地;所以有很多的商家认为非典过后必是反弹时节,有人提前大量压货,有人开始大张旗鼓做广告。大家也看到了,今年非典过后起来很多新的笔记本品牌,大大小小的都有,这些品牌有的是非典前就想开工的,结果被非典吓着了不敢上,也有的是还没打算这么早出山的;结果有很多人抱着非典已经过去,大干一场的时候来临的心态,一个一个地跳将出来,广告费铺天盖地,天天都搞渠道招募,热卖促销,周六周日电脑城外热火朝天,比国外一年一度的万圣节还热闹;可就是产品死活卖不出去,货不能不出,压在仓库里就是钱啊!于是降价,竞争,再加大广告投入;依我看来,如果是盲目的继续下去,最后是很难收到什么好果子的!”
这时小王忍不住了,出口就插了一句:“那你认为非典过后会是什么情况呢?难道不会反弹么?”
“问得好!”,我点点头:“大家看到我写在边上的“非典---经济冲击----收入减低-----消费能力下降”的字了吗?我认为是这样的:非典给中国造成的危害,绝不仅仅是对人身体上的,其实感染与死去的人的数量的对中国来说只是沧海一粟罢了,真正可怕的是非典造成的恐慌与动荡对经济体系的冲击,这个损失可以说是根本无法估量的。多少投资,工程,会议及项目都在这场风波中取消,多少本来可以完成的工作被迫停止;中国又是花了多大的人力财力来对付这小小的病毒?中国的经济受到这种大程度上的冲击,可以说是非常严重的,经济冲击带来经济环境下降。当然,这里面也有国际大环境的影响,不能完全算在非典身上,经济下降后与之相应而来的是人们收入减低,也就理所当然地造成消费能力下降了;还有,国家的财政预算也会做出一些调整,以前对于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可能已经受到影响,这也造成了销售量下降;这不是靠我们去做广告与降价就能挽回的局势,经济的整体回升需要一个过程;其实有人预言非典后经济会反弹也并没有全错,但是绝对不会那么快,需要比我们想的更久一些的时间来恢复!还好中国比一些外国想象的要强的多,原本有人估计中国经济搞不好会垮的人应该是会失望了,并且会很快复元。”
我把分析报告拿给大家看,并且把从报纸上及网上摘下来打印的一些文章都递过去。
此刻没有人说话,都在思考我所说的内容,也在低头看着那些材料;老总先是有点惊奇,后来就开始淡淡地笑,似乎很高兴。
“你是说,我们现在无论做什么都是徒劳的么?”,又是小王,这个可爱的家伙总能帮我引话题,公司里他是最乐天派的人了,经常被人取笑,业绩他从不放在心上,大家倒也无所谓,反正多个开心果也没什么不好的。
“不,我们一样有很多工作要做,但不是急功近利,贪功冒进!”,我用坚决的口气说出这句话,同时眼光看着孙总。
孙总哈哈地笑着,转过头去看着大家:“很让我惊奇啊,大家认为他分析的对吗?”
有说太对了的,有点头的,也有正在思索没发表意见的。
孙总开始发表他的看法了:“我没有想到小李能够做这么多深入的市场调查,也没有想到他的思维这么成熟,他说的观点我完全认同,本来我今天会议上要说的他差不多都给我说完了,实在让我吃惊!很好,看来我们的渠道队伍是过得硬的,能够认清眼前事实,居危不乱,作为靠销售吃饭的人来说的确很难得,相信你们中的个别人如果没有想到的话,应该也是被急于出货的心理所困扰,这样吧,小李,你说说,按你的想法,应该如何做?”
孙总的这段话让我有点晕,得到这样的认同可以说是我没有想到的,虽然我对自己有足够的自信,但是毕竟自己的观点得到了充分肯定的那一刻的感觉,实在是很让人兴奋。
“杨经理起先所讲的多跑动,多蹲点,多培训非常的正确,在尽可能地保证销售不再继续下滑的前提下,我们应该多做内部工作,把我们的队伍练得列成熟,团队配合更紧密,把售后服务机构完善,把产品线改进,提高品质,把经销商的工作抓紧,因为我们现在比以前闲一些,应该在这段时期内把内务工作做扎实,练好内功,等到经济好起来了,市场开始反弹了,我们就有更强大的力量去占领市场了;我们是小品牌,更加需要有坚实的底子,前一两年形势很好,大家忙于销售很少顾及这些事,现在的时间我们为何不看作是一个体生养息的机会呢?新的品牌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我们更需要磨练自己才对。”
我把准备好的计划拿了出来摆上桌面,把下一步要实施的计划都向大家说了个清清楚楚,本来我是没有打算把计划也拿出来的,这也太明显让人知道我的“野心”了,但是现在的情况似乎对我非常有利,我头脑一热,得!趁热打铁吧,反正老何也不干了,我也不用顾忌会伤他的自尊心。
整个会议开了近四个小时,在我的观点得到大家的认同后,随后的时间都是围绕着如何详细实施我的计划而讨论,争论得也很激烈,但是气氛是非常愉快的,我也看到了我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被一一修改,最后大家一起订下了一份很完善的实施计划并落实到了个人。
最后,老总宣布,渠道部暂时由他自己亲自带队,由他出任渠道部经理,任命我做他的副手,协调大部份的事务。
从此我开始了比以前忙碌得多的生活,整天做不完的事,干不完的活,各位同事对我的努力也很认同。渐渐地,孙总开始减少直接管理渠道部的工作,大部份都交由我去策划执行,大家也从潜意识里将我当成了经理,我也感觉到了那种重任在身的紧张与充实,也了解到了想成为一个合格的经理是多么的不易,我拼命努力,销售量与客户数量越来越高,这么长时间我甚至不敢休假,不敢浪费一点时间在玩乐上,我不希望自己的美丽梦想像个肥皂泡一样破掉。
凭我的直觉,相信不用太长时间,我就会成为渠道部经理的,老总现在还没有任命,我想应该只是时间问题。上次的会议及长期以来我的表现,足以从本质上表明我的能力的确有超过这帮子比我资历老的同事。并且在这段时间内,我与大家同心协力共渡难关的努力也充分得到了大家的认同,慢慢地大家都完全听从我的分配与安排了,相信这一切老总是全部都看在了眼里的。
距写稿的前一周,我终于如愿以偿了,宣布那天,大家向我道贺,我反而一点也没有惊喜的感觉,脑子中所想的,反而是更大的压力与更高的目标及理想。
回想这两年来奋斗的历程,说是感慨万千一点也不为过;曾经在低谷中回头的人拥着的感触的确不是其他人能够轻易体会得到的。我现在成了部门经理了,在两年前来说,我几乎是想都不敢想的事。也许能够说,我开始迈向人生成功第一层阶梯了,等待我的可能是更漫长,更艰苦的道路,人生就应该多一些这样的磨练与希望。
坐在电脑旁,我晃晃有点酸痛的脖子,准备将这篇故事做一个暂时的终结,城市的夜幕下,与我一样的众多的寻梦者们可能有些已经入睡,有些还有工作吧。我的经历可能引起一些人的不满,一切都好像太过顺利了,但是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说,虽然我的运气还算不错,却绝不是单单靠运气走到这一天的。我也曾遇到多少的失败与挫折,只是这里篇幅有限,不能一一描述而已。而事实上,每一个成功都是浸透着自己的汗水,我想应该是“机会只照顾有准备的人吧”,当机会来临时,你有准备好就能够成功,你的努力与你的坚持就是你成功的本钱;我还记得有一首歌是这么唱的:
“不经意在这圈中转到这年头,不相信在这圈中经过顺逆流,每一颗汗水换每一个成就,从来一一我睇透,几多甘苦我当天我默默接受,几多甘苦我未放手,故意挑剔今天我不在乎,只跟心中意愿去走……………”
祝愿大家都能拥着一个与我一样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明天。我会将我以后的故事继续与大家分享。
《电脑城故事---我卖笔记本的日子》 [小李篇] 结稿于2003年12月5日凌晨2点08分。
作者的声明:《电脑城故事---我卖笔记本的日子》中的主人公并非作者恐蛙我本人,鄙人只是将一些人的经历写出来让大家分享一下感受,下一篇的主人公将是文中的孙总,此次将一反打工者的环境与身份,将以描写一个老板的经历来写几篇故事,同时文笔会采用另一种风格。
其实鄙人写这篇连载的原始意图倒并不是要写小说讲故事,目的不在于让大家看事情的发展流程,而是希望通过文章的描述,将我们这代年轻打工仔的心态与感觉、以及大家的心声描述出来;毕竟,我们这年轻而又不平凡的一代,在这个改革开放的时代中,经历了太多不平凡的故事,把这些故事用文字保留下来,在今后经过了漫漫的岁月再回头之时,能带给大家一丝幽幽的回忆………
老蔡来了之后也不多话,坐下来就开吃;就在他大赞我做的红烧肉味美之际,我给他把酒杯满上,然后一五一十地把想法告诉了他。
看得出来他是有些吃惊的,杯子放下了,怀疑地望着我:“你知道其实这是一种对渠道部经理的挑战行为吗?你还真快呀,升到渠道没多久吧,就看着更高的位置了!”
“没有没有,我只是看着渠道有些事有改进的余地,希望能做得更好罢了!”一个回合即被老蔡看穿心事,我慌忙摆手解释,脸都红了。
“得了,你也别说了,我还不了解你么?有这种想法是好事,人要有向上走的拼搏精神嘛,对了,明天老总也会来开这个例会,你知道么?”
“老总也会来?不是吧,这不是一次一般性的例会吗?”这次轮到我惊讶了,老总平时很少参加这种周例会或月例会,他一般只每月开一次所有部门经理的会议。
“是例会没错,不过你不知道一件事,何经理要辞职了!”老蔡神神秘秘地说。
“什么?他要辞职,不可能吧,我一点风都没闻到!”,我惊到几乎跳起来,自己的部门经理要走了,我作为下属竟然一点风声都没听到,太夸张了吧,其实不止是我,连其他同事也没一个知道的,不然以我在渠道部还不错的人际关系,应该不可能一点都不知情。
“我也是昨天中午才知道的,这两天忙,没跟你说,老总告诉了我,说是因为私人原因,到底是什么原因,我也不好多问,只是觉得奇怪!”老蔡一脸无辜相。
我仍然不敢相信,再三和老蔡确认,老蔡被问得烦了:“信不信自己看着办吧,明天会上就会宣布!”。我才真的相信了,顿时陷入沉思。
原来想好的计划及明天的行事流程全部不适用了,我原本的打算,是提出一个更佳的方案与办法,引起渠道部经理以及上级部门的重视,借此在渠道部的队伍中增加我的威信,以图尽快升到客户经理的职位,那样可以得到更好的待遇与机会。在我公司的渠道队伍中,分为三个等级,一是部门经理,就是老何了,目前还没有副经理;二是客户经理,享受比一般销售员更多的底薪与更好的福利,手机费全报,不象普通销售人员只有300的报销额,而且交通费、招待费之类的报销自己签字就可以,限额也比我现在这个普通销售员高得多;三就是我现在仍处在的地位:普通销售员;底薪1800元(相比一般的门市销售员可算是高多了,毕竟是渠道,看经销商的,也算是半个精英了吧),再按销售量提成,然后是手机费可报300,出门没有特殊理由不能打的,只能坐公车,社会保险之类的福利要做满壹年才开始有,且要自己买一部份,不象部门经理与客户经理是公司全买的。
本来我刚从门市升上来的时候,对这个条件还是挺满意的,但是人这动物就是一山看着一山高,不知从何时开始,我心里已经很希望自己早日坐上客户经理这个位置。
老蔡此时已经不象原来那样处处教我怎么走,他只是给我一句话:“师傅带进门,修行靠个人!”,然后拍拍我的肩头,饶有兴趣地看着我,就不言语了。
我突然觉得有点累了,也不想再想那么多,因为下面的局势实在是我所无法预料的,看情况吧,明天再说了。
送走老蔡,我收拾了一下就睡觉,脑子里乱糟糟地,想着自己苦心思考的计划就这么泡汤,再加上面对不可预料的局势,越想越烦,干脆什么都不想,把被子一蒙,睡觉吧!明天的事,明天再说了。
第二天,会议室。
当我走进会议室的时候,大家都基本上入座了,我接个电话来晚了一点,此时已有三四杆烟枪开始工作,整个会议室烟雾弥漫,如果是女性,能坚持一分钟就真是不让须眉的巾帼英雄了。
人全部到齐,老总是到的最早的,一一打过招呼,然后很自然地让渠道部经理首先发言。
可能是因为老总在场,现场气氛比平时嘻嘻哈哈的儿戏一般的例会严肃得多,所有人都静声静气等待老何发言。老何清清嗓子,宣布会议开始,第一件事就是告诉大家,非常遗憾不能再与大家一起共事了,他工作到这个月底就会离职,回老家。原因是这样:他的父亲突然中风瘫痪,作为独子,他必须回家照顾父亲,并且接手他父亲的服装生意;在这剩下的近半个月时间里,希望能把工作顺利交接完毕,至于接手的人,由老总定夺。
这个消息不亚于一颗原子弹被引爆,瞬间就把除我在外的人炸得一个个呆若木鸡,所有人面上都显露出不可思议的模样,但是没有人说话。平时最多话的小王也只是在嘴里轻声嘀咕了一句:“不可能吧!”就不再言语了。可以看到的是,所有人眼中都流露出复杂的神色。有人惊奇,有人先惊后喜,这可能是想着自己有机会的;有人伤感,这是与老何关系不错的;我则因为早一天知情,此刻反而是波澜不惊。
老总沉着地发话了:“这是事实,我也很惋惜老何不能再在公司与大家共事,但是有些事情是人力所不能改变的,只能说是遗憾,对老何的工作我一向表示肯定,工作很努力,也很有能力;既然这件必须要发生,希望大家不要因这此而对工作造成影响,我今天参加这个会议,就是希望能把以后的事情定一下,一是要把接手人定下来,二嘛,大家也知道,非典所造成的经济冲击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过去,公司的业绩近来下滑得很严重,所以说,我们需要适当地改变一下市场策略,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最大程度上为公司与大家挽回损失。”
大家立即开始附和,我也干笑着说了两句是的是的。
老总微笑着环视一周,然后开始用试探性的目光扫向每一个人:“谁有好的建议?”
大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老何,他是经理嘛,虽说快不是了,但大家已经习惯了凡事先看看他怎么讲;同时都在心里认为他应该有一套方案出来了,可能是已经与老总谈好了的,只是在这里走走民主的形势跑跑过场,以便大家统一实施。奇怪的是老何有如失魂落魄,一个字都不吐,只是坐在那里沉默发呆。
沉默了三十秒、一分钟,老总见没人发话,微笑着点着根烟,然后平静地说:“大家不要怕建议不好,随便说,放心大胆地说,我们现在需要的就是听听大家心里的想法,集思广思嘛,老何不能再做下去了,我们也需要与老何一样能力的,能独挡一面的人才嘛!怎么,大家都没什么好的主意么?就没有人想过这些问题?”
这段话相信每个人都大致的听懂了,老总这是在“点将”啊!今天如果能表现出众,很有可能就有晋升的机会,至于为什么这么做,大家都没有时间去细想了,已经有人开始心有所动,因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动作越来越多,却都不敢第一个开口。
客户经理之一的小杨清了清嗓子,打破了会场的尴尬局面:“我来说两句吧!说说我的个人观点。”
老总赞许地点点头,示意他可以开始。
小杨在渠道部的资格是比较老的,成绩也不错,他之所以敢于开口,可能是认为自己最有可能接班,他的发言只持续了不到两分钟,对市场的分析大致认为是:非典刚刚过去,人们的消费习惯与思维还没有恢复过来,加上新品牌介入得太多,市场份额被挤得缩水了,再者经销商们也在这场风波中受到了打击,斗志大减,需要好好安抚;所以我们需要加大市场宣传力度,增加广告投入,持续地进行市场活动,多搞热卖促销,同时降低出货价,增加经销商的利润,重新激发经销商的斗志;销售员要多跑动,多蹲点,多做培训,重新把市场做开起来。
“嗯”,孙总微微地点了点头,不知道是赞同他的说法呢,还是表示听到了他的话。
渠道部总共也就七八条枪,小杨这么一发言,原来几个想说的就刹车了,有一两个自视资格较老的发表了“同意”的只字片语,就不再说话,也有一个提议开发网上直销或电话直销业务的,但是老总一问详细的内容,竟回答还没想好,原来是即兴之言,当即作罢。
“不错,很有见地”,孙总说,小杨脸上明显露出得意,“还有没有更多的想法的?”孙总把征询的目光投向我这边。
我内心正在做着激烈的斗争,头先小杨的发言,已经激发了我原本心中的一系列计划与想法,小杨所说的从分析角度来说的确有些道理,也许也是一种可行方法,但是我却有我的另一套想法,这两个月我一直在策划与思考这些事情,做过大量的市场调研与分析,并请教过很多资深同行,我的分析与小杨的是有出入的,并且有出发点的不同。之所以心理矛盾,是因为心里没底,不知道说出来能否得到认可,我有个“坏毛病”,不喜欢冒险,哪怕是一丁点,我从不买彩票与股票就是一个明证,也许我会失去很多机会,但是我也没有想过要去改变。
“小李,你也随便说说吧!”,孙总竟然直接点名了,我倒有点不知所措,环顾一下周围,有鼓励的目光,也有好奇的,还有嘲笑的;这种情况下,我不可能再沉默下去,把心一横,不管三七二十一,老子拼了!被人笑也无所谓。
“各位请稍候片刻,我拿点东西马上回来。”我起身飞快地跑出会议室,来到我的座位前,把我准备的一叠资料拿了过来。
回到会议室后,我并没有回到我的座位,而是向孙总请示,请他向旁边让一点,我要使用他身后的白板,以便大家都能看到。
孙总二话不说,坐到了我的座位上,示意我可以开始。
我拿着一支粗粗的黑水笔,在白板上写下了几个笔记本品牌的销量走势,并且把我们自己的也写上去,再在一边写下了“非典---经济冲击----收入减低-----消费能力下降”的示意图。
“刚刚杨经理的分析很有见解,其中的一些方案非常好,我表示支持;这里也有我近段时间所收集的信息与分析,仅仅代表一下我的个人看法,如果有错误的地方,请大家一起给我指出来。”,我首先保持了低调,以是我一贯的做法:通常在否定别人的意见或观点时,我会先给对方戴顶高帽,并声明并不完全反对,甚至赞同其中的一部份,再提出正确的反对意见,如此则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打消对方一开始就敌视你的可能,更容易接受你的观点;平时与经销商聊天的时候双方观点不一而引发争论之际,我用此法往往能奏奇效。
果然小杨头先的紧张神态不见了大半,本来他见我要发言眉头就有点皱了,此刻却舒缓了许多。
孙总轻轻点头,望着我,意思叫我继续。
“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个销售对比,所有人都在下降,就是说不止是我们一家进入低潮,而是整个市场,当然也有个别上升的,上升的数量很少,只是些许罢了。根据我的调查,这些上升的品牌都是在近期有更多的广告投入,以及降价幅度很大的品牌,主要集中在一些中小品牌上面。但是我个人认为,这种投入与收益相比的话,并不见得是一种好方法,首先,广告投入是一比巨额开支,在电视上几秒钟就是几万几十万,在报刊上或网站上也从来都没有五位数以下的支出,媒体的费用是非常贵的,而这些钱都必须是以赢利作为基础。有钱赚才有钱去做广告支出,否则会对整个资金运转造成恶劣后果。底子厚的还好一点,底子薄的几个月就垮掉,只要是精明的商人都不会这么做的。降价则更不用多说了,如果只是良性的市场竞争导致的还可以接受,如果是因为销量下奖而盲目降价来吸引用户,后果则只能是饮鸩止渴!我们看看,XX与XXX品牌因为出货量下降而一个劲地推出超低价位的机器,结果却并没有引起多少市场的共鸣。但是推出超低价位的机器是有代价的,第一个就是品质的降低,没有人会做赔本生意吧,还有就是利润的降低,当一个品牌只能以低价位来吸引用户的时候,也无疑是在用户心中宣告自己的品牌就是垃圾的代名词,返修率高的形象大使,得不偿失啊!”
我顿了顿,留意大家的反应,当我发现大部份是在思索,并伴有赞同的点头时,我的信心哗地一下上来了,接着就口水横飞,滔滔不绝地继续我的大论。
“非典给人造成很多错觉,其中业界最流行的一种说法就是大家不敢上街,或是没有以前那么爱出门购物了,消费不是没有需求,而是被非典打压,实际上需求还是一样的,也许直销啊或是网上购物什么的会有发展之地;所以有很多的商家认为非典过后必是反弹时节,有人提前大量压货,有人开始大张旗鼓做广告。大家也看到了,今年非典过后起来很多新的笔记本品牌,大大小小的都有,这些品牌有的是非典前就想开工的,结果被非典吓着了不敢上,也有的是还没打算这么早出山的;结果有很多人抱着非典已经过去,大干一场的时候来临的心态,一个一个地跳将出来,广告费铺天盖地,天天都搞渠道招募,热卖促销,周六周日电脑城外热火朝天,比国外一年一度的万圣节还热闹;可就是产品死活卖不出去,货不能不出,压在仓库里就是钱啊!于是降价,竞争,再加大广告投入;依我看来,如果是盲目的继续下去,最后是很难收到什么好果子的!”
这时小王忍不住了,出口就插了一句:“那你认为非典过后会是什么情况呢?难道不会反弹么?”
“问得好!”,我点点头:“大家看到我写在边上的“非典---经济冲击----收入减低-----消费能力下降”的字了吗?我认为是这样的:非典给中国造成的危害,绝不仅仅是对人身体上的,其实感染与死去的人的数量的对中国来说只是沧海一粟罢了,真正可怕的是非典造成的恐慌与动荡对经济体系的冲击,这个损失可以说是根本无法估量的。多少投资,工程,会议及项目都在这场风波中取消,多少本来可以完成的工作被迫停止;中国又是花了多大的人力财力来对付这小小的病毒?中国的经济受到这种大程度上的冲击,可以说是非常严重的,经济冲击带来经济环境下降。当然,这里面也有国际大环境的影响,不能完全算在非典身上,经济下降后与之相应而来的是人们收入减低,也就理所当然地造成消费能力下降了;还有,国家的财政预算也会做出一些调整,以前对于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可能已经受到影响,这也造成了销售量下降;这不是靠我们去做广告与降价就能挽回的局势,经济的整体回升需要一个过程;其实有人预言非典后经济会反弹也并没有全错,但是绝对不会那么快,需要比我们想的更久一些的时间来恢复!还好中国比一些外国想象的要强的多,原本有人估计中国经济搞不好会垮的人应该是会失望了,并且会很快复元。”
我把分析报告拿给大家看,并且把从报纸上及网上摘下来打印的一些文章都递过去。
此刻没有人说话,都在思考我所说的内容,也在低头看着那些材料;老总先是有点惊奇,后来就开始淡淡地笑,似乎很高兴。
“你是说,我们现在无论做什么都是徒劳的么?”,又是小王,这个可爱的家伙总能帮我引话题,公司里他是最乐天派的人了,经常被人取笑,业绩他从不放在心上,大家倒也无所谓,反正多个开心果也没什么不好的。
“不,我们一样有很多工作要做,但不是急功近利,贪功冒进!”,我用坚决的口气说出这句话,同时眼光看着孙总。
孙总哈哈地笑着,转过头去看着大家:“很让我惊奇啊,大家认为他分析的对吗?”
有说太对了的,有点头的,也有正在思索没发表意见的。
孙总开始发表他的看法了:“我没有想到小李能够做这么多深入的市场调查,也没有想到他的思维这么成熟,他说的观点我完全认同,本来我今天会议上要说的他差不多都给我说完了,实在让我吃惊!很好,看来我们的渠道队伍是过得硬的,能够认清眼前事实,居危不乱,作为靠销售吃饭的人来说的确很难得,相信你们中的个别人如果没有想到的话,应该也是被急于出货的心理所困扰,这样吧,小李,你说说,按你的想法,应该如何做?”
孙总的这段话让我有点晕,得到这样的认同可以说是我没有想到的,虽然我对自己有足够的自信,但是毕竟自己的观点得到了充分肯定的那一刻的感觉,实在是很让人兴奋。
“杨经理起先所讲的多跑动,多蹲点,多培训非常的正确,在尽可能地保证销售不再继续下滑的前提下,我们应该多做内部工作,把我们的队伍练得列成熟,团队配合更紧密,把售后服务机构完善,把产品线改进,提高品质,把经销商的工作抓紧,因为我们现在比以前闲一些,应该在这段时期内把内务工作做扎实,练好内功,等到经济好起来了,市场开始反弹了,我们就有更强大的力量去占领市场了;我们是小品牌,更加需要有坚实的底子,前一两年形势很好,大家忙于销售很少顾及这些事,现在的时间我们为何不看作是一个体生养息的机会呢?新的品牌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我们更需要磨练自己才对。”
我把准备好的计划拿了出来摆上桌面,把下一步要实施的计划都向大家说了个清清楚楚,本来我是没有打算把计划也拿出来的,这也太明显让人知道我的“野心”了,但是现在的情况似乎对我非常有利,我头脑一热,得!趁热打铁吧,反正老何也不干了,我也不用顾忌会伤他的自尊心。
整个会议开了近四个小时,在我的观点得到大家的认同后,随后的时间都是围绕着如何详细实施我的计划而讨论,争论得也很激烈,但是气氛是非常愉快的,我也看到了我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被一一修改,最后大家一起订下了一份很完善的实施计划并落实到了个人。
最后,老总宣布,渠道部暂时由他自己亲自带队,由他出任渠道部经理,任命我做他的副手,协调大部份的事务。
从此我开始了比以前忙碌得多的生活,整天做不完的事,干不完的活,各位同事对我的努力也很认同。渐渐地,孙总开始减少直接管理渠道部的工作,大部份都交由我去策划执行,大家也从潜意识里将我当成了经理,我也感觉到了那种重任在身的紧张与充实,也了解到了想成为一个合格的经理是多么的不易,我拼命努力,销售量与客户数量越来越高,这么长时间我甚至不敢休假,不敢浪费一点时间在玩乐上,我不希望自己的美丽梦想像个肥皂泡一样破掉。
凭我的直觉,相信不用太长时间,我就会成为渠道部经理的,老总现在还没有任命,我想应该只是时间问题。上次的会议及长期以来我的表现,足以从本质上表明我的能力的确有超过这帮子比我资历老的同事。并且在这段时间内,我与大家同心协力共渡难关的努力也充分得到了大家的认同,慢慢地大家都完全听从我的分配与安排了,相信这一切老总是全部都看在了眼里的。
距写稿的前一周,我终于如愿以偿了,宣布那天,大家向我道贺,我反而一点也没有惊喜的感觉,脑子中所想的,反而是更大的压力与更高的目标及理想。
回想这两年来奋斗的历程,说是感慨万千一点也不为过;曾经在低谷中回头的人拥着的感触的确不是其他人能够轻易体会得到的。我现在成了部门经理了,在两年前来说,我几乎是想都不敢想的事。也许能够说,我开始迈向人生成功第一层阶梯了,等待我的可能是更漫长,更艰苦的道路,人生就应该多一些这样的磨练与希望。
坐在电脑旁,我晃晃有点酸痛的脖子,准备将这篇故事做一个暂时的终结,城市的夜幕下,与我一样的众多的寻梦者们可能有些已经入睡,有些还有工作吧。我的经历可能引起一些人的不满,一切都好像太过顺利了,但是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说,虽然我的运气还算不错,却绝不是单单靠运气走到这一天的。我也曾遇到多少的失败与挫折,只是这里篇幅有限,不能一一描述而已。而事实上,每一个成功都是浸透着自己的汗水,我想应该是“机会只照顾有准备的人吧”,当机会来临时,你有准备好就能够成功,你的努力与你的坚持就是你成功的本钱;我还记得有一首歌是这么唱的:
“不经意在这圈中转到这年头,不相信在这圈中经过顺逆流,每一颗汗水换每一个成就,从来一一我睇透,几多甘苦我当天我默默接受,几多甘苦我未放手,故意挑剔今天我不在乎,只跟心中意愿去走……………”
祝愿大家都能拥着一个与我一样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明天。我会将我以后的故事继续与大家分享。
《电脑城故事---我卖笔记本的日子》 [小李篇] 结稿于2003年12月5日凌晨2点08分。
作者的声明:《电脑城故事---我卖笔记本的日子》中的主人公并非作者恐蛙我本人,鄙人只是将一些人的经历写出来让大家分享一下感受,下一篇的主人公将是文中的孙总,此次将一反打工者的环境与身份,将以描写一个老板的经历来写几篇故事,同时文笔会采用另一种风格。
其实鄙人写这篇连载的原始意图倒并不是要写小说讲故事,目的不在于让大家看事情的发展流程,而是希望通过文章的描述,将我们这代年轻打工仔的心态与感觉、以及大家的心声描述出来;毕竟,我们这年轻而又不平凡的一代,在这个改革开放的时代中,经历了太多不平凡的故事,把这些故事用文字保留下来,在今后经过了漫漫的岁月再回头之时,能带给大家一丝幽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