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爱情故事 > 正文内容

大学生跟大白菜有什么区别?

cmc18年前 (2007-06-29)爱情故事909
这180万受过大学教育的“社会闲散人员”,也会连累那些好不容易找到了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中国青年报》最近的一篇报道引述新疆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一位大四学生的话说,她所学的专业目前试用期600元、正式800元的薪资很普遍。
  据说,这种薪资水平,与进城打工的农民工相差无几。
  一些求职的大学生因此自嘲:我们已经沦为按堆儿论价的贱卖“大白菜”。
  今年是中国恢复高考30周年。短短30年,中国大学生便从“天之骄子”跌为街头“大白菜”,正应了那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咒语。问题是,中国大学生究竟是怎么在一代人期间就完成了这一惨烈的跌落过程的?
  能够想到的原因至少包括:
  一、大学扩招:30年前,中国只招了27万名大学生,去年,中国却招了500多万大学生。
  难怪有人说,你要是非要把大学生当成“大白菜”来生产,你也不应该抱怨“大白菜”卖不出大龙虾的价钱。
  二、就业市场不景气: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在今年两会期间说,今年中国城镇新增的求职人员将有2400万人,但最多仅有一半人(1200万人)的就业需求能够通过新增职位和自然减员得到满足。
  虽然田成平谈的是总体就业状况,但“僧多粥少”的总体供需状况,也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喝粥”成功率。
  三、农民工大军在薪酬方面的“拖后腿”能力:不要以为大学毕业生和农民工没有可比性,因为新增的白领职位远远低于毕业的大学生人数,所以,不少大学生退而求其次,转而争抢蓝领职位。香港凤凰卫视最近一期有关内地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节目,就采访到了不少为富人当保姆、当家佣的大学毕业生。
  也许有的大学生不服气:大米粥喝不上,咱还喝不上稠点儿的小米粥吗?但排队等小米粥的不仅有城市的蓝领工人,还有阵容庞大的进城农民工,难怪大学生们即使等到了小米粥,也会发现其实是汤多米稀。
  四、中国老板们过于吝啬:在国际上竞争劳动力的“廉价优势”,已成为中国老板们的思维定势,如今他们在国内也竞争起这种“优势”来了,而且把这种竞争从蓝领职位扩展到了白领职位。
  但中国财经评论家袁剑认为,这不是“竞优”,而是“竞次”,并指出了造成这一“竞次现象”的更为深层的原因:“在中国,劳动力被当做一种纯粹的自然资源在使用,他们既没有集体谈判工资的权利,更谈不上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常规的各种社会权利(福利、保障等等)。作为分散的个体,在与资本的博弈中,他们的工资便成为所有成本中最容易压缩的那一部分。”
  袁剑还提供了几个数据:从1950年到1980年,日本的工资追上美国用了30年;而从1978年到今天,中国经济也高速增长了将近30年,工资却只有美国的 4%。在制造业,中国的劳动力价格甚至比90年代才开始快速增长的印度还要低10%。
  面对大学毕业生急剧“贬值”、甚至“卖”不出去的局势,许多好心人纷纷出主意,当然,主要是劝说大学生降低自己的“售价” 心理预期:不要好高骛远,不要在大城市扎堆儿,不要瞧不起体力工作,不要过分计较起薪的高低,等等。
  这些话其实都没错。说到底,大学生的就业市场也受供求规律的支配。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商品,大学生与大白菜相比,确实也没有太大的不同。中国大学生产的毕业生太多,大学生自然会跌价;反过来说,如果市场上大白菜奇缺,大白菜也未必不会涨价。
  举例来说,我在英国伦敦和加拿大多伦多都住过,这两个城市的大白菜就比其它很多种类的蔬菜贵。原因是,这两个城市都有人数不少的爱吃大白菜的华人,但西方国家却不生产大白菜,英文中甚至没有“白菜”一词,万一提到这种蔬菜,就用“中国卷心菜”(Chinese cabbage)来代替,而这两个城市的超市所销售的大白菜,都是从遥远的东方运过来的,所以价格奇贵。
  但话又说回来,人毕竟不是物,区别在于:大白菜不会攀比,不会埋怨,不会造反,但人却会。大白菜供过于求,只能按堆儿贱卖,但不管是大学生,还是农民工,却不能按堆儿贱卖。西方的原始资本主义,过渡到今天这种制定了工会法、最低工资法等保障雇员权益法律的人道资本主义,就是因为劳动力这个“会攀比、会埋怨、会造反”的特殊商品被贱卖时,不仅会跳槽换工,也会消极怠工,甚至积极罢工;马克思主义尽管有着种种缺陷,但仍然在西方人文科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也是因为马克思的著作集中研究了劳资之间这种独特的互动关系。
  更为重要的是,对一个老板来说,只有你给雇员以体面的薪水和尊严的待遇,你的雇员才会有归属感,才会为你创造更大的价值;对一个国家来说,只有占社会主体的打工者在维持基本生存之外仍有一定的余钱,这个国家才不必天天担心经济发展缺乏内需、缺乏后劲,只有辛辛苦苦培育出来的大学生不再像“大白菜”一样被贱卖,这个国家才能在更高的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竞争。
  再回到《中国青年报》的那篇报道,我发现,它的小标题是一幅对联:《企业英才难觅,好将难留;学生走马观花,不断跳槽》,大标题则是个问句:《大学生超低薪到底害了谁?》
  我也试着给个答案:直接受害者,大学生;间接受害者,企业;最终受害者,社会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陈茂春的博客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0817cmc.com/post/379.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一生的朋友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border=0˃相遇是首悠扬的歌,相识是杯醇香的酒。相处是那南飞的雁,相知是那古老的藤,心静时总会默默的祝福你,愿幸福和平安伴随你甜甜蜜蜜过一生!...

一件使你感动的小事

一件使你感动的小事

      最深层的感动是那种已经经历过,遭遇过享受过后的沉淀了的感动,是对刻骨铭心的往事的咀嚼,回味,并使之发酵成一杯自酿的人生的酒晃荡在心中一点都不溢出。所以,感动常在寂寞里。 那是一个...

唤醒善良:震撼人心的慈善照片一

看过很多次了,每过一段时间我就会把这段视频拿出来看看,让自己不再那么悲观,让自己觉得上天对我还是很好的,同时让自己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来帮帮他们,可是我的力量太薄弱了,我只能每一天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也许我的一份努力会让世界上某个角落的人...

唤醒善良:震撼人心的慈善照片二

父亲的怀抱——他们看到了什么?是光明吗?是希望吗? 要完全消*贫穷那是不可能的,可是也没有一个人是生下来就必定要去承受这种生存方式,所以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应该给每一个人以机会,改变自身环境的机会,能够离开无知,贫穷的境遇。——网友注生活的旋律...

不吐不快 - 十大尴尬: 80年代出生者的苦水

八十年代出生的人总被人称还是个孩子,掐指一算,竟也25岁了,可怕可怕,更为苦恼的是,八十年代生人遇到了他们人生中的诸多尴尬,不吐不快! ◆尴尬一:大学文凭算哪根葱 辛辛苦苦小学六年勤勤恳恳初中三年废寝忘食高中三年,眼看要走进考场却赶上...

据说80%人会错的一道小学数学题

一道看起来简单的小学数学题,却不容易得出正确答案。不信,你试试看!   一人拿一张百元钞票到商店买了25元的东西,店主由于手头没有零钱,便拿这张百元钞票到隔壁小摊贩那里换了100元零钱,并找回那人75元钱。那人拿着25元的东西和75元零钱...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